《典故、意象、象征:圣经预言研读法》
安息日学研经指引
学课‧2025年第二季度4-6月
第7课
《预言的根基》
5月10日~5月16日 安息日下午
阅读本周学课经文:
赛6:6–8;创3:21–24;结1:4–14;启4:1–11;民2:3–25;赛14:12–14。
存心节:
“我又听见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以赛亚书6:8)
上帝统治宇宙之权柄是建立在祂作为万物之创造者的身份(启4:11),以及祂的品格之上的。正是因看见上帝公义的品格,我们才开始理解罪人为何以及如何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3:23)。
本周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天上至圣所中的异象,思考人类与圣洁上帝之间的关系,以及基督的牺牲如何将我们复原,并使我们靠近上帝的宝座。上帝计划要恢复我们,所针对的不仅是个人,而是全人类,好使我们能再次向祂所造的万物彰显祂的荣耀。翻阅《圣经》的其他章节,我们能找到重要线索,帮助我们理解并开始感激上帝向我们——一群被饶恕并赎回的人——发出的崇高呼召。
最终,人类的叛逆将永远结束。此外,上帝爱的品格,祂的舍己与自我牺牲的品格,将会比祂最初为人类设计时更加光辉。尽管上帝从未希望人类堕落,但经过十字架的牺牲,上帝的慈爱将以一种令寰宇瞩目的方式得到彰显。
■研究本周学课,为5月17日安息日预备。
星期日 5月11日
第7课 预言的根基
【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多年前,一间教会决定对年久失修的地下室进行翻新,将其改造为活动室。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装灯具,认为这样会让整个空间看起来更漂亮。可灯一装上,地下室看起来更糟糕了,因为明亮的灯光让所有的缺陷暴露无遗。
以赛亚看到在上帝宝座前的惊人异象后,痛心疾首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他哀叹道:“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赛6:5)如果我们突然被带到主的面前,也会有同样的感受。上帝的明光足以消除我们所有的藉口。在上帝的面前,我们会感受到自己是失丧的人。以赛亚将要经历他人生中最震撼的事情。
阅读赛6:6-8。以赛亚知道罪意味着我们“灭亡了”。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但慈爱的上帝并没有让我们承担罪的后果,而是与我们更亲近。这次会面的结果是什么?为何它如此重要?
当一位撒拉弗用从坛上取的一块炭碰了以赛亚的嘴后,他的罪就得了洁净。这坛可能是香坛,是上帝的子民祈求以及为他们代求的地方(启8:3、4)。以赛亚的罪得了赦免,如今他可以站在上帝面前——更重要的是,他还受命为上帝向世人作见证。
值得关注的是,“撒拉弗”意为“燃烧者”。请注意约5:35中耶稣对施洗约翰工作的描述:“约翰是点着的明灯,你们情愿暂时喜欢他的光。”尽管约翰自己也是个需要恩典和救恩的罪人,但他的事工却指向了唯一能够带来恩典和救赎的那一位 。
耶稣来到世上,是天父荣耀最完美的代表——上帝也差遣了一位先知,一个罪人,来执行与天上撒拉弗类似的任务。只有当以赛亚知道自己的罪得了赦免后,他才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身为被耶稣的宝血洗净罪孽的人,我们应当如何像以赛亚那样回应上帝的呼召?
星期一 5月12日
第7课 预言的根基
【两位基路伯】
当我们的始祖被逐出伊甸园时,上帝给了他们有关弥赛亚的盼望(创3:15)。接着,祂在伊甸园的门口设立了强大的标志:两个基路伯,其间有明亮耀眼的光芒。我们不应忽略,这一场景与约柜是多么相似,而约柜正是上帝宝座的象征(出25:18)。
阅读创3:21–24。基路伯的任务是什么?为什么?
虽然基路伯的职责是防止罪人接近生命树(创3:22),但他们也象征着希望和应许,表明人类总有一天会重返乐园。“人类被赶出乐园之后,伊甸园还留在地上一段很长的时期。(见创4:16)堕落的人类仍得瞻望那无罪的家乡,只是进口之处有天使把守着。上帝的荣耀显现在有基路伯守护着的乐园门口。亚当和他的子孙常来到这里敬拜上帝。他们在这里重新立约要遵守上帝的律法,他们被赶出伊甸园,原是因为犯了这律法……但是到了复兴的日子,当新天新地出现的时候,伊甸园必要恢复,并装饰得比起初更加美丽 。”——怀爱伦,《先祖与先创知》,原文第62页。
创3:24的措辞也很有趣:《圣经》提到上帝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 基路伯,这一动词的希伯来文是shakan,它是“会幕”(参见出25:9;民3:26)一词的字根,而神圣的“会幕”正是上帝住在祂子民中间、与他们同在的地方。虽然表示上帝同在的常用词Shekinah并未出现在经文中,但它也是由常被翻译为“会幕”的字根演化而来。在这句经文中,shakan直译为:“上帝在可将伊甸园的东边以基路伯为会幕。”
在《圣经》中,基路伯与上帝的同在密切相关(参见代上13:6;诗80:1和赛37 宣扬祂圣名的地方。我们应当注意 :16),尤其是上帝的宝座,那正是到在〈启示录〉第老侍立在上帝宝座前颂扬祂,宣告4、5章中,24位长祂作为万物创造主的统治权(启4:11 座前的场景,以及我们作为被饶恕 )。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在上帝宝的罪人与创造主之间应有的关系。
星期二 5月13日
第7课 预言的根基
【如同烧着的火炭】
基路伯,无论是作为活物还是金子锤出的像(出25:18 (结),都在 10:8)旧约中反覆出现。他们通常被描述为紧挨着上帝的宝座侍立,并将祂的荣光照耀到整个宇宙。基路伯也被绣在至圣所的幔子上(出26:1)。在〈诗篇〉中,上帝掌管万物的至高权力,被充满诗意地描绘成祂乘坐着基路伯在空中飞翔(诗18:10)。上帝吩咐人在约柜的顶端安放两个纯金打造的基路伯,他们的翅膀要向着彼此伸展(出25:18-20)。
阅读结1:4–14。这段经文与赛6:1–6和启4:1–11所描绘的场景有哪些相似之处?
以西结所见令人震撼的场景显明了上帝的大能。起初的一幕虽令人困惑,却与上帝的子民当时的困境相吻合:被上帝拣选的民族不在应许之地,却被掳到巴比伦。当以西结仔细观看那显在眼前的景象时,他抬头看到上帝的宝座高高在上。
注意它与其他有关“宝座”的异象之间重要的相似之处。以西结所看到的活物与约翰异象中的活物有着相同的面孔:狮子、鹰、牛和人。
在以西结最初的描述中,这些拥有四张面孔的神秘生物并没有具体的名字,但后来在宝座厅的场景中(参见结 10:1–21),他们被称作“基路伯”,而且我们还看到了以赛亚所见的撒拉弗异象中 、那燃烧的火炭。不仅如此,他们的面孔与约翰异象中所提到的活物是一样的。
每当我们看到上帝的宝座——无论是具有代表性的约柜(它是上帝与摩西会面的地方,参见出25:22),亦或是在先知们令人惊叹的异象中——基路伯总是在那里。他们与上帝的宝座紧密相连。所有上帝的受造物都是为了反映祂的荣耀而设计的——无论是按照祂的形像和样式创造的人类,还是侍立在祂荣耀宝座旁的天使。
“圣哉,圣哉,圣哉,全能主上帝。”相较于以西结所见证的圣洁,你如何衡量自己呢?你的答案告诉你,你对福音的需求是什么?
星期三 5月14日
第7课 预言的根基
【上帝在祂的子民中】
以色列人跟随云柱中上帝同在的引领,在前往应许之地的途中停下来,设立会幕,然后各支派在会幕四围扎营—每个方向有三个支派。上帝的同在临到至圣所,住在祂子民的中间。
在会幕的四个方向,都有一支主要的支派驻扎。根据〈民数记〉第2章,这四个主要支派是谁?
民 2:3 (东):
民 2:10 (南):
民 2:18 (西):
民 2:25 (北):
注意,每一个主要的支派都会悬挂自己的“旗号”或特殊的旗帜,来表明自己的身份。虽然《圣经》并没有明确记载每面旗帜上的图案,但有一个有趣的传统—大致根据〈创世记〉第描述的支派特征 49章和〈申命记〉第 —是将四个面孔 33章中“根据犹太教传统,犹大的旗帜上分别分配给四个方向的主要支派。是狮子的形像,流便的旗帜是人的形像或人头的图案,以法莲的旗帜上是牛的图案,但的旗帜是鹰的形像,这样,以西结笔下出现在基路伯形像中的四种活物,在这四面旗帜上得以体现出来。”——卡尔·弗里德里希和弗朗茨·德利奇,《旧约圣经注释》,卷一,麻州皮博迪:亨德里克森出版社,2011年,原文第660页。
虽然有可能对传统进行过度解读,但若我们将这古老的传统与《圣经》中所描述的耶路撒冷作比较,依然会得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发现。一种值得关注的模式出现了:在这城的四个方向上,都有代表三个支派的城门(启21:12、13)。
对以色列营地和新耶路撒冷的描述都强调了一个关键事实:上帝希望人类更亲近祂的宝座。如〈启示录〉告诉我们,“因主上帝——全能者和羔羊为城的殿。”(启21:22)
当然,我们现今不再生活在以色列营中。但在今日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透过哪些方式与上帝更加亲近呢?
星期四 5月15日
第7课 预言的根基
【路锡甫的堕落】
路锡甫曾是遮掩约柜的基路伯,侍立在上帝的宝座旁,地位无比崇高,这似乎令人费解。因为他存在的意义本应是向宇宙彰显上帝的荣耀。可惜他开始注重自己的荣耀,而非他的创造主的荣耀;更确切地说,他开始想象自己没有得到应属于他的尊荣。
阅读结28:11-17和赛14:12-14。是什么致使路锡甫堕落?将上述经文与启14:1-12进行比较。路锡甫的堕落与人类在基督里的崇高地位之间的对比,如何影响你对〈启示录〉第14章的理解?
注意路锡甫被赶出圣山,而得赎之民却与上帝的羔羊一同站在锡安山。据说路锡甫曾经在伊甸园,而人类也曾经在那里。但与撒但的命运不同,人类正藉着基督重返天上的乐园(参见启22:1-3)。
这样看来,怀爱伦的这段话就极具启发性:“上天必得胜利,因撒但和他的大群附从者堕落后所造成的空缺必被主的赎民所填补。”——《评论与通讯》,1900年5月29日。
得赎之民能在天庭,完全是因着福音的缘故。事实上,在〈启示录〉第4主题都有生动的体现。例如,天使、5章的宝座厅中,福音和救赎的们呼喊道:“你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因为你曾被杀,用自己的血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中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上帝。”(启5:9)耶稣为救赎人类而死,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福音画卷!
请注意这句经文中的措辞如何反映出第一位天使的信息。第一位天使呼召我们去传扬“永远的福音…… 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 、各族、各方、各民”(启14:6)。这一幕何等有力地体现出基督为这世界所做的一切。凡世俗中人,没有一个是上帝未曾为之而死的。人们只须了解这一点,并选择接受即可。
作为教会,作为个人,我们在让他人了解基督为他们所做的事上,扮演了什么角色?
星期五·5月16日
第7课 预言的根基
进修资料
阅读怀爱伦《善恶之争》,〈善恶之争的结束〉,原文第669–671,676–678页。
撒但这位曾经遮掩约柜的基路伯,想要摧毁人们对上帝宝座的信心。上帝默许堕落的天使继续他们的悖逆之路,是要向宇宙显明自我高举最终会导致的邪恶深渊。虽然撒但处心积虑将人类拖入他与上帝之间的战争,但基督在十字架上彻底击败了他,为人类赢得了曾经属于堕落天使的位置。罪人在基督里公开反对路锡甫的谎言。从某种意义上讲,最终的结局比路锡甫堕落之前更能显明上帝的良善与爱。虽然上帝从未命定邪恶的存在,但它的确是会带来永恒后果的悲剧,当一切尘埃落定,上帝的良善与大爱将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方式显现出来。
基督“看到这得救的群众已经恢复了祂自己的形像,人人心中具有上帝的完美印记,人人脸上反照他们君王的威仪。祂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祂随即发出声音,对那聚集的义人和恶人说:‘看哪,这是我的血所赎回来的!我曾为这些人受苦,为这些人舍命,使他们可以永永远远留在我面前。’然后从宝座周围穿白衣的群众中,扬起颂赞的歌声 :‘曾被杀的羔羊,是配得权柄、丰富、智慧、能力、尊贵、荣耀、颂赞的!’”(启5:12 )——怀爱伦,《善恶之争》原文第” 671页。
讨论问题
❶想象自己站在上帝的面前,任何缺陷、性格上的瑕疵 、错误的行为和思想以及错误的动机,都完全暴露在祂面前!这样的一个你,理所应当能得到什么呢?那么,你唯一的希望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现在必须拥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的“上帝的义”(罗3:22)来遮盖我们,并且在审判中更是如此?简言之,为什么我们需要福音?
❷正如我们所见,施洗约翰扮演了撒拉弗的角色——一盏燃烧着的闪耀明灯(参见约5:35)。他是基督的先锋,宣告弥赛亚的第一次降临。上帝在末后的子民如何持守类似的先知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