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慈爱与公义》
安息日学研经指引
学课‧2025年第一季度1-3月
作者:
约翰 C · 佩克汉(John C. Peckham)
第11课
《我还有什么可做的?》
3月8日~3月14日安息日下午
阅读本周学课经文:
约18:37;罗3:23-26;罗5:8;赛5:1-4;太21:33-39;赛53:4;罗3:1-4。
存心节:
彼拉多就对他说:“这样,你是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约翰福音18:37)
几年前,《指南》杂志(Guide)上刊登了一篇发人深省的儿童故事。故事主角是一个名叫丹尼斯的男孩,他是一个孤儿,是中世纪一个家庭中的养子。丹尼斯非常憎恨国王,因为当他的父母生病时,国王的士兵却把他带走,他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们。直到后来他才得知,国王将他们分开是为了让活着的人远离恐怖的黑死病。关于国王的真相让丹尼斯摆脱了他几乎执着了一生的仇恨。在任何情况下,国王的所作所为一直都是出于对人民的爱。
今天许多人对上帝的看法有点类似丹尼斯对国王的看法。他们所目睹或经历的邪恶使他们憎恨或蔑视上帝。有苦难时,上帝在哪里?如果上帝是善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恶呢?宇宙争战揭示了这个关键问题,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然而,当所有提出的解答都无法令人满意时,我们可以仰望十字架上的耶稣,并在祂身上看到上帝是值得信赖的,即使所有问题目前仍未得到解答。
■ 研究本周学课,为3月15日安息日预备。
星期日 3月9日
第11课 我还有什么可做的?
【胜利者基督】
尽管有个敌人在兴风作浪,基督自己称其为(篡夺的)“这世界的统治者”,但宇宙真正的王仍然是耶稣基督。耶稣为我们赢得了胜利,即使身处在艰困和苦难中,我们也能在祂里面获得胜利。事实上,基督的工作处处都在与仇敌抗争。
我们已经看到《圣经》对魔鬼的描述如下:
从一开始就迷惑全世界(启12:9;太4:3;约8:44;林后11:3;约一3:8)。
他是上帝和祂天上子民的诽谤者和控告者(启12:10;13:6;伯1-2;亚3:1、2;犹9)。
篡夺这世界的统治者(约12:31;14:30;16:11;徒26:18;林后4:4;弗2:2;约一5:19)。
阅读约18:37。关于基督对抗仇敌欺骗的工作,这里告诉了我们什么?耶稣是王是什么意思?
虽然《圣经》教导说撒但是这世界的大骗子、毁谤者、控告者和篡夺者,但《圣经》也教导耶稣在各方面都胜过撒但。
耶稣“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约18:37)。
耶稣透过十字架,高度彰显了上帝完全的公义和慈爱(罗3:25、26;5:8),从而驳斥了魔鬼的诽谤性指控(启12:10、11)。
耶稣最终将摧毁魔鬼的国度,魔鬼“知道自己的时候不多”(启12:12;与罗16:20比较),而基督将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11:15)。
最终,无论撒但做了什么,他都已经是一个被击败的敌人,我们的关键是要每天、每时、每刻都宣告基督已为我们得了胜,并宣告十字架给我们的应许。
在这场大斗争中,我们已知道哪一方将获胜。我们的日常选择如何影响我们最终选择的立场?现今我们该如何确保自己站在胜利的一边呢?
星期一 3月10日
第11课 我还有什么可做的?
【正义与称义者】
在每一个关键时刻,基督所做的工都会铲除魔鬼的行为。而且,根据约一3:8,耶稣正是为此“显现出来,为要消灭魔鬼的作为”(约一3:8)并“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来2:14)。然而,敌人统治的彻底失败将分成两个阶段实现:首先是基督透过十字架的工作,驳斥了撒但诽谤性的指控;接下来撒但和他的王国将被毁灭。
阅读罗3:23-26和罗5:8。关于基督如何击败魔鬼的指控,这些经文揭示了什么?
正如我们所见,仇敌声称上帝不是完全公义和慈爱的。然而,在基督里,上帝透过十字架提供了祂公义和慈爱的最终体现。
耶稣死后,“撒但看出自己的假面具已被撕去了。他的行动已在未曾堕落的天使和全宇宙面前暴露无遗了。他已显明自己是杀人的。由于他流了上帝儿子的血,他已使自己完全失去天上众生的同情。”—怀爱伦,《历代愿望》,原文第761页。
根据创3:15来阅读启12:10-12。这段经文如何阐明基督在十字架上得胜的意义?
救赎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证据,让我们相信上帝总是会努力并最终为所有相关的人带来益处。考虑到上帝在大斗争中可以采取的途径,《圣经》中的上帝总是行良善和有益的事(申32:4;撒上3:18;诗145:17;但4:37;哈1:13;启15:3;创18:25)
为什么在宇宙冲突中彰显上帝的公义和慈爱是如此重要?当你反思十字架和上帝在救赎计划中的所有作为时,即使在考验和苦难中,上帝的作为如何让你对祂的爱充满信心?
星期二 3月11日
第11课 我还有什么可做的?
【我所爱之人的歌】
上帝以令人惊奇的方式在宇宙之战中彰显了祂的爱和公义。然而,有些人可能会问:上帝是否应该为防止或消除罪恶做更多?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宇宙之争的框架,它表明了上帝所采取的行动是为了尊重祂与人类之爱的关系,并其在最大限度上所必须有的自由意志。此外,在全宇宙置于争论上帝品格的背景下时,祂显然是在道德约束或交战规则的范围内行事,而这只能透过表现出祂的爱予以反驳。
阅读赛5:1-4。这些经文中是谁在说话?以赛亚所说的是谁?葡萄园和园主代表谁?园主代表葡萄园的行为有何重要意义?结果如何?
在上述经文中,以赛亚唱了一首他所爱的葡萄园之歌。葡萄园的主人就是上帝自己,葡萄园代表上帝的子民(例如,参考赛1:8;耶2:21)。但这里的意义也可以扩展至针对上帝在这世上更广泛的工作而言。根据这些经文,葡萄园主人(上帝)做了一切合理且可预期的事来确保葡萄园的丰盛。葡萄园本应生产好葡萄,但它却只生产“野葡萄”,其他翻译称其为“毫无价值的”。事实上,这一希伯来词的字面意思可以译为“发臭的果子”。上帝的葡萄园结出了腐烂的葡萄。
赛5:3转向上帝亲自说话,邀请人们在祂和祂的葡萄园之间“断定是非”。而且,在赛5:4中,上帝亲自提出了最重要的问题:“我为我葡萄园所做之外,还有什么可做的呢?我指望结好葡萄,怎么倒结了野葡萄呢?”祂还能做什么呢?祂甚至要求别人来评判祂所做的事情,这是多么发人深省啊!
当你看到十字架上,上帝为我们所有的罪献上自己作为祭物时,祂所说“我为我葡萄园所做之外,还有什么可做的呢?”这句话具有什么特别意义?
星期三 3月12日
第11课 我还有什么可做的?
【基督的葡萄园比喻】
在〈马太福音〉第21章葡萄园主的比喻中,耶稣接续〈以赛亚书〉第5章,进一步阐明了园主代表祂的葡萄园所拥有的特质和行为。
阅读太21:33-39并记住赛5:4的问题。除了上帝已做的事之外,祂还能做什么?
基督在比喻的第一部分直接引用了〈以赛亚书〉第5章有关葡萄园主并其葡萄园的歌。然后耶稣补充说,园主将他的葡萄园“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了”(太21:33)。然而,当园主两次派他的仆人(先知)去收果子时,那些租用葡萄园的人殴打并杀害了他的仆人(太21:34-36)。最后,他派出了他的儿子(耶稣),说:“他们必尊敬我的儿子。”(太21:37)。但他们连他的儿子也杀了,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来吧,我们杀他,占他的产业!他们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园外,杀了。”(太21:38、39)
祂还能做什么呢?天父如此爱我们,甚至赐下祂的爱子(约3:16)。如果宇宙之争正是这里所暗示的冲突,那么它就不可能透过行使神圣力量来过早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先公开展示上帝的品格。这种证明最终在基督的工作中得到了体现(罗3:25、26;5:8)。除了上帝(在基督里)舍己为我们而死,以便祂可以在不损害其正义和完美之爱的情况下使我们称义之外,我们还能祈求什么呢?
十字架的事件表明,上帝已在不破坏真爱成长之环境的前提下,竭尽全力减轻和消除罪恶。如果上帝有更好的途径,祂难道不会选择它吗?当人们在这场宇宙争战中遭受巨大痛苦时,上帝自己也遭受了最大的痛苦。当我们看着十字架时,我们确实可以看到罪给上帝带来了多大的苦难和伤痛。然而,爱所固有的自由是如此神圣,以至于基督愿意为我们忍受这一切。
阅读赛53:4。基督在十字架上承受了谁的“忧患”和“痛苦”?关于上帝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及祂所付出的救赎代价,这应该告诉我们什么呢?
星期四 3月13日
第11课 我还有什么可做的?
【为上帝的名辩护】
最终,上帝的名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平反。透过圣父、圣子和圣灵在救赎计划中的工作,上帝完美的公义和慈爱毫无疑问地得以彰显(参考罗3:25、26;5:8)。
根据赛5:3、4读罗3:1-4。关于上帝在宇宙之争终获平反一事教导了我们什么功课?
在〈罗马书〉第3章和〈以赛亚书〉第5章中,我们看到上帝(在某种有限的意义上)邀请纯粹的受造物来评判祂的品格,尽管我们没有权利或地位这样做。最终,当所有的“书卷”都打开时,我们将看到上帝完全公正和公义的证据。上帝将在所有智慧的受造物面前证明自己的清白。
阅读启15:3和启19:1-6。关于上帝圣名的平反,这些经文最终教导了什么?
在整本《圣经》中,上帝都表现出对祂的名的关心。为什么?你不可能与一个你所厌恶或不信任的人建立深厚的关系。如果有人对你的配偶或准配偶说了事关你品格的可怕谎言,你会尽一切所能来反驳,因为如果这些说法被采信,它们定会破坏你们的关系。
最终,上帝在十字架上并透过整个救赎计划得到了平反。在复临前的审判中,上帝在旁观的宇宙面前自证清白。
然后,在复临后的审判中,被救赎的人甚至会“审判天使”(林前6 :2 、3),上帝也得到了平反,因为被救赎的人有机会回顾记录并亲眼看到为何上帝已按照祂的方式行事,并且祂的所有审判始终是完全公义和慈爱的。我们当中有谁没有问题需要解答呢?在这一切完成之前,我们将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参考林前4:5)。
最后,万人都要屈膝跪拜,万口都要承认耶稣是主(腓2:10、11)。这都证明了上帝品格的一部分。
星期五·3月14日
第11课 我还有什么可做的?
进修资料
阅读怀爱伦的《教会证言》卷九〈努力的报赏〉,原文第285-288页。
“在未来的世界中,我们就会明白在上帝美意之下所遇的困惑,究竟有何用意。难懂的事也都能得到解释了。那种种恩典的奥秘也都能向我们显明了。我们这有限的心思所看出的,只是混乱与背约,到那时就会变成天衣无缝的美妙的和谐了。那时我们就会知道现在所受的似乎极其困难的经验,无非是无限的慈爱使然。我们便看出上帝是如何眷顾我们,如何使万事都互相效力,叫我们得益处,就有说不出来满有光荣的大喜乐了。”——怀爱伦,《教会证言》卷九,原文第286页。
讨论问题
❶你在试图理解上帝的旨意时是否感到困惑?当你知道所有的事最终都会真相大白时,你有什么安慰?
❷思考基督为了道成肉身替这世界而死放弃了什么。进一步思考这如何说明上帝的爱以及祂是否可信的事实。祂还能多做些什么呢?
❸上帝的“名”有何重要意义?对我们这些自称为基督徒的人有何影响?基督徒有时会在哪些方面让基督的名蒙羞?我们在当地社区可以做些什么来向人们展示跟随基督的真实情况?
❹最后,即使我们想方设法对罪恶问题提出最好的“答案”,它目前也还是不完整的。当我们等待并认为只有上帝才能带来罪恶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接近那些正在受苦的人并缓和这世界的痛苦?